二甲基甲酰胺性狀與穩定性發表時間:2020-12-22 09:02 外觀與性狀:透明無色液體 密度:0.948 g/mL at 20 °C 熔點:-61 °C 沸點:153 °C(lit.) 閃點:136 °F 折射率:n20/D 1.430(lit.) 蒸汽密度:2.5 (vs air) 存儲條件/存儲方法:包裝完整、輕裝輕卸,庫房通風、遠離明火、高溫、與氧化劑、酸分開存放 穩定性相關: 1.為非質子型極性溶劑,對多種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均有良好的溶解能力,在無堿、酸、水存在下,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。 2.化學性質:在無酸、堿、水存在下,即使加熱到沸點也是比較穩定的。在酸的作用下分解成甲酸和二甲胺鹽,而在堿的作用下則分解成甲酸鹽和二甲胺。 3.受紫外線作用分解成二甲胺與甲醛,加熱到350℃左右分解成二甲胺與一氧化碳。與鹽酸形成比較穩定的等摩爾的加合物,其熔點為40℃,沸點為110℃。與SO3也能形成結晶性加合物,其熔點為138℃,沸點為145℃,DMF-SO3可作為緩和的磺化劑和硫酸化劑使用。與POCl3、COCl2、SOCl2等形成的加合物可在電子密度高的芳香環上引入CHO基(Vilsmeier反應)。P2O5在室溫下不溶于N,N-二甲基甲酰胺,但在40℃以上形成穩定的絡合物后,在室溫即能溶解,而不發生沉淀。在金屬鈉存在下加熱時發生激烈反應并放出氫氣。與三乙基鋁在0℃也能發生激烈反應。也能與Grignard試劑反應。與酰氯及酸酐發生反應時生成二甲酰胺的衍生物。 4.屬低毒類。動物試驗證明,連續投給大量的N,N-二甲基甲酰胺時,引起體重減輕,并阻礙造血機能。對眼、皮膚、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,其液體或蒸氣被皮膚吸收后還能引起肝臟障礙。吸入高濃度的蒸氣能引起急性中毒,主要癥狀為嚴重刺激、全身痙攣、疼痛性便秘和惡心、嘔吐等。慢性中毒除有皮膚、黏膜刺激外,尚有惡心、嘔吐、胸悶、頭痛、全身不適、食欲減少、胃痛、便秘、肝大和肝功能變化、尿膽素原和尿膽素亦可增加。使用時要求平均蒸氣濃度在29.9mg/m3以下,59.8mg/m3時即出現中毒癥狀(傷害中樞神經)。大鼠和小鼠的經口毒性LD50為3000~7000mg/kg。嗅覺閾濃度0.14mg/m3,TJ 36-79規定車間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為10mg/m3。 5.穩定性 穩定 6.禁配物 強氧化劑、?;?、氯仿、強還原劑、鹵素、氯代烴、濃硫酸、發煙硝酸 7.聚合危害 不聚合 免責申明 富宇化工平臺所發布內容只作為知識提供,僅供各位業內人士參考和交流,不對其完整性做出保證。您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判斷,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,與富宇化工平臺無關。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! 上一篇環己酮化學性質與用途
下一篇二甲基甲酰胺的用途
|
|